傳承千年文化 擦亮民俗品牌——第十屆漁鹽文化節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
2016-03-17 11:13
來源:
3月10日,農歷二月初二,濱海區第十屆漁鹽文化節在北海漁鹽文化民俗館成功舉辦。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傳統的拜祭“龍王”外,群眾還自發組織了鑼鼓秧歌、舞龍舞獅、京劇呂劇表演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數萬名漁民、鹽民和當地居民地匯聚此地,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漁鹽豐產,國泰民安。
上午9時許,前往北海漁鹽文化民俗館道路上車水馬龍,人人笑容滿面。道路兩側停放了千余輛汽車。來自濱海公安分局的民警分布在各個路段,指揮著來往車輛。在靠近北海漁鹽文化民俗館的路上還有琳瑯滿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不絕于耳;撲鼻而來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
北海漁鹽文化民俗館內鑼鼓喧天,熱鬧非凡。鼓聲節拍強勁有力,響亮而振撼心靈。隨著鑼鼓聲響起,一頭頭活靈活現的獅子隨著節拍時跳躍、時勁走、眨眼睛、時活潑、時威武,讓人拍手叫好;伴隨著流暢的音樂,秧歌隊一會變換出自由奔放的造型,一會又展現出生動活潑、幽默俏麗的畫面,讓觀眾拍手叫好;而戲曲演員表演精致細膩,以聲繪情、以情帶聲,處處入戲;咚咚咚,鏘鏘鏘,嚓嚓嚓,咣咣咣……鑼鼓聲一陣緊似一陣,讓人們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和民俗文化魅力。
我區有民間諺語:“二月二龍抬頭,皇帝使金牛,娘娘來送飯,保證天下收。”在每年的“二月二”這天,即將出海的漁民和進行鹽業生產的鹽民們會自發組織一些祈福活動,拜祭龍王,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出海的人能平安歸來,喜獲豐收。今年是漁鹽文化節成功舉辦的第十個年頭,活動規模逐年增大、參與人數逐年增加。坊子、寒亭、昌邑、壽光及濱海當地等群眾還自發組織了秧歌、鑼鼓、歌舞等豐富多彩的民俗表演。
往昔漁業鹽業并蒂開花,今日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濱海區坐落在渤海萊州灣畔,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漁鹽文化歷史悠久。海鹽是最早被人類開發利用的鹽種,時間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的“五帝”時代,前有宿沙氏煮海為鹽,后有春秋時期齊國賢相管仲正鹽策、官山海、設官煮鹽,首創鹽鐵官營,鹽業生產也持續了幾千年。在我區發現的東周鹽業遺址群,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在國內罕見。央子鹽業遺址群作為“黃河三角洲”鹽業遺址群的主要部分已入選山東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十二大新發現”。每年在濱海舉辦的“二月二龍抬頭節”和“正月十六鹽神節”均已列入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本屆漁鹽文化節將濱海區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與民俗文化旅游相結合,既弘揚了傳統文化,又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來,我區立足于日臻完善的旅游設施配套和獨具特色的海洋文化、鹽文化、民俗文化,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連續成功舉辦了國際風箏沖浪大滿貫賽、世界旅游小姐中國區總決賽、中國汽車漂移賽、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濰坊半程馬拉松賽、祭海節、漁鹽文化節等大型賽事和活動,依托濰坊豐臺鹽業遺址群,規劃建設鹽文化博覽園,年接待游客突破150萬人次,打造獨具魅力的海洋城市。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