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北海漁鹽文化節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
2017-03-04 11:19
來源:
2月27日,農歷二月初二,第十一屆漁鹽文化節在北海漁鹽文化民俗館隆重舉行,來自濰坊、東營和煙臺等地的數萬名漁民、鹽民和當地居民自發匯聚此地,敲鑼打鼓、扭秧歌,拜祭“龍王”和鹽神管仲,同時伴有舞龍、舞獅、京劇、呂劇、歌舞等多項民俗文化活動,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漁鹽豐產,四海平安,國泰民安。據悉,今年已經是北海漁鹽文化節成功舉辦的第十一個年頭,活動規模逐年增大、參與人數逐年增加,同時每年在我區舉辦的“二月二龍抬頭節”和“正月十六鹽神節”均已列入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
當天一大早,記者在趕往濱海區北海漁鹽文化民俗館時看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車輛一路向北,沿途隨處可見方便游客趕往盛會的指示牌,還有眾多來自濱海公安分局的民警在各個路段指揮交通,維護現場秩序。漁鹽文化民俗館內,早已是鑼鼓喧天,爆竹聲響,秧歌齊舞,走進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龍王殿,兩側分別是永寧殿、鹽神殿。在龍王殿前,一長排案桌上擺放著各式傳統貢品,前來拜祭的群眾絡繹不絕,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濃濃的節日氣氛撲面而來,讓廣大市民深深地感受到獨具魅力的民俗文化和濱海特色的海洋文化。
歡快喜慶的鑼鼓聲、字正腔圓的京劇演出、熱情洋溢的舞龍表演,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撲面而來……屬于濱海區獨特精彩的民俗盛會,如今已經成為當地一張響當當的名片。二月二拜祭“龍王”,是渤海萊州灣一帶漁民和鹽民的習俗,這一天,以漁業捕撈、曬鹽、養殖為生的漁民和鹽民來到供奉著“龍王”和鹽神管仲的北海漁鹽文化民俗館,磕頭禮拜,向“龍王”和鹽神祈求漁鹽豐產,這已成為當地一道獨具韻味的民俗文化風景線。本屆漁鹽文化節將濱海區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與民俗文化旅游相結合,既弘揚了傳統文化,又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梳理我區鹽業發展的歷史,一幅漁鹽文化沉淀、變遷的絢麗畫卷映入眼簾。海鹽是最早被人類開發利用的鹽種,時間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至今濱海仍是全國最大的海鹽生產基地,同時在我區發現的濰坊豐臺鹽業遺址群,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在國內罕見,該遺址群作為“黃河三角洲”鹽業遺址群的主要部分已入選山東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十二大新發現”。而據史料記載,從秦始皇東巡祭海發端,濰坊北部沿海的祭海活動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自舉辦漁鹽文化節后,整個濱海地區再次散發出悠悠千古的滋味,沉淀千年的漁鹽文化再次彰顯獨特魅力。
近年來,我區充分依托挖掘漁鹽文化、海洋文化、風箏文化等濱海特色文化,挖掘歷史積淀,提升城市文化內涵,連續成功舉辦了國際風箏沖浪賽、濰坊國際風箏會、濰坊半程馬拉松賽等大型賽事和活動,今年預計旅游接待人數超過260萬人次。同時,我區加大旅游配套設施建設,著力推進北海溫泉度假酒店、歡樂海國際游艇碼頭、北海漁村等重點項目建設,促進濱海旅游總體形象提升,培育壯大濱海旅游文化產業,打造北部沿海藍色產業帶、濱海特色城鎮帶、濱海風光旅游帶,全力助推海洋經濟新區建設。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